AST 的全名是「Avalanche Skill Training/雪崩技巧訓練」,由Avalanche Canada 恊會開啟的課程,讓大家認識和應對雪崩的知識與實踐課程,以專業的角度分析雪崩各種不同的潛在危險。
這篇文章是由Jeremy Yen上課後的心得分享,已經本人同意後轉載,分享給大家。
AST 1 筆記
雪崩造成的傷害不是只有被雪掩埋!
大部分的傷害還在雪崩當下,被雪往前帶的過程”高速”撞擊地形,
包括樹、岩石、或是被推下懸崖,和在雪滾動的過程造成。
根據研究
致命原因
前10 分鐘:來自於外傷和心靈創傷。
10~30分鐘:窒息。
30分鐘以上:失溫。
雪崩被埋後
前15mins 都有9成的生存機會,
25mins 剩下5成的生存機會,
30mins 後剩下3成的生存機會。
如果你遇到有人被雪崩埋著,扣掉你唉爸叫母,鬼吼鬼叫,不知所措的5分鐘…
這時間都算,你只有剩下10mins 必須把人挖出來。
當場直接定位最後的失去點,開始進行救援,利用Avalanche BEACON 和Probe 找人了。
現場所有人,包括路人ABC、看戲的、吃瓜的、都要來進去幫忙找人,
能打電話就打,沒電話訊號就別打了,找人先!!
也不要想說趕快滑出去找人來救你,基本是來的救援人員都超過30mins的時間,你這不是救人…是收X!
或許你有一件有著RECCO標籤的衣服,就不打算用Avalanche BEACON,
日本雪場Patrol 沒有RECCO 的Scanner
簡單說,你穿著有RECCO的衣服,也是找不到你!
另外,根據講師的說法,RECCO 的用法都是變成”RECOVERY” (不懂的請自行google)
Avalanche BEACON 的頻率457KHz,在LOS (line of sight) 可達到50米,
但是在埋於1米深的狀況下,搜尋只剩下30米(水平範圍),如果埋更深,這個Beacon搜尋範圍會更小。
搜尋先定位平面位置,利用身邊小物定位後…馬上用probe 插入雪中,每隔30cm 進行螺旋狀放射狀的探測,
如果probe明顯感到深度差異性, 代表下面埋著代尋目標。
挖掘多人進行,針對目標開挖,後面的隊友將挖除的雪延續往後遞延。
Avalanche BEACON 天線有方向性,簡單說,定位有誤差,同一個位置, 因為角度的差異性,可以差距到3米遠。
雪崩產生後,雪崩地形因為上層雪缺少了下層雪崩後的雪支撐,有高機會造成二次雪崩,所以雪崩後的地形不代表安全。
雪崩判斷
Snow Pack
透過Snow Pack來了解積雪的狀況、與密度分布,
簡單說,下層密度低,而上層密度高,就是高風險狀況。
Precipitation
降雨或是降雪,造成積雪密度改變,重量改變引起滑移,24小時超過25cm 降雪,或是一小時降雪超過2.5cm,都是高風險。
Temperature
溫度的改變造成積雪密度改變、重量改變、引起滑移。
Wind方向
造成雪簷 cornice,這也是鬆雪區域,地質不穩定,風速超過25km/hr,也是高風險。
SUN
日照方向,基本引起積雪密度改變,重量改變,引起滑移。
Persistent Slab
持續性的板塊,這邊說的是這層雪層比較鬆散,會造成雪崩。
Slope angle
25~45度高風險,話說,滑雪好玩的角度都是這區。
Slope aspect
雪道是否日照面,其實北半球雪道有日照面是相對安全,因為白間日照融化,夜間再結冰會強化雪道硬度。
Anchors
地形是否有樹或是岩石提供雪面支撐,樹林其實相對安全。
大自然的地形會告訴你一切證據,一個該有樹木的地方卻是一大片空曠地,其實都是雪崩潛勢區。
對策
到高風險雪崩區,一個一個通過,其他人在安全地方監視。
最後,想玩道外,還是上個課買裝備吧。
對我自己說的話,在道外已經玩了超過10年,不代表自己很行,只代表祖先有保佑。
題外話,訓練知道大蓋位置,都不太好找了,真實狀況加上荒亂就更難,但是當下埋在下面人的唯一機會就是在場的你了!